】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決“虎象進城”困局,和動物做真正友鄰
http://www.CRNTT.com   2021-06-06 18:07:21


 
  然而,面對人身財產損失,“不傷害”一直是人們對待動物的行為底綫,各方都在嘗試用“不衝突”的方式去引導動物回歸自然。在網絡上,大家都是圍繞這些動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何離家”“如何回家”“如何保護”等問題展開研探和科普,形成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教育課。

  不過,要想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終還是要靠人類的努力和讓步,加強和改進生物保護體制機制,逐步“歸還”原本屬於它們的生存區域。

  據報道,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後,很多生活於此的山民從世代居住的村落搬遷出來,將土地退還保護區。西雙版納州在猛海縣還建立了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300多台紅外相機時刻觀察象群動向,經人工智能技術識別確認後,亞洲象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會在預警系統App上自動發布,保證人們正常生產活動的安全。

  2017年8月19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在長春掛牌成立,中國政府在近1.46萬平方千米林區中,建立網格化包保制度,簽訂保護責任狀,建立了上下聯動、全域覆蓋的自然資源保護工作機制。

  可以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進度并不慢,但是要想改善野生動物被極度壓縮的生存環境,同時保證人類必要的生產居住空間,不僅僅是簡單的“人退獸進”可以解決。保護區、緩衝帶、觀測技術、幹預手段、補償機制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都需要科學統籌實施,如此才能和動物成為真正的友好“鄰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