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王昌林:對當前經濟形勢怎麼看
http://www.CRNTT.com   2021-05-08 08:13:50


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呈現持續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和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推進,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大幅增長,呈現出與往年不同的特征,需要進行客觀、冷靜、辯證、全面的分析,準確把握當前經濟形勢。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文章分析,既要看同比,也要看環比。由於一季度經濟數據受去年同期基數影響較大,與過去可比性不強,因此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既要看同比,明確經濟運行的“位”。同時,也要通過環比數據看經濟運行的“勢”,明確經濟恢復的程度和水平。比如,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雖然這一數值創歷史新高,但兩年平均增長4.2%,不到2019年同期的四成,遠低於疫情前水平。從環比看,1至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速1.8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長34.2%,比2019年3月份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6.3%,環比增長1.75%,顯示消費恢復的勢頭在加快。再如,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5.6%,兩年平均增速為2.9%,為近年來的最低值。但從環比看,1至3月,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速分別為1.15%、1.50%和1.51%,總體高於去年第四季度1.37%左右的水平,顯示固定資產投資恢復在加快。

  既要看短期影響因素,也要看趨勢性影響因素。影響經濟運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短期的、次要的,而有些是主要的、長期的。中國一季度數據“顔值”較高,一定程度上是由低基數效應、出口“替代”效應、“就地過年”政策效應等帶來的,這些因素是階段性的,不具有可持續性。比如,一季度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2%,兩年平均增長10%,順差創歷史新高,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企業停工停產,全球大量訂單轉移到中國所造成的。隨著全球疫情逐步好轉,中國出口高速增長面臨回落趨勢。又如,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環比增長2.01%,兩年平均增長6.8%,增速創2015年以來新高,一定程度上是由“就地過年”政策帶來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產業配套完整,經濟韌性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控制了疫情,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為今年的經濟發展實現“開門紅”打下很好的基礎,這些因素是長期性的,是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的堅實支撐。

  既要看到有利條件,也要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一方面,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生產需求加快恢復,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創新動能穩步提高,市場活力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增強;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當前中國經濟恢復不平衡,中小企業發展還比較困難,就業壓力仍然較大,財政金融、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風險隱患增加。同時,一些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比較突出。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但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世界各國經濟恢復節奏不同步,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上升、大國政策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給中國帶來新的風險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和應對,勢必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恢復。

  既要看經濟運行短期變化,也要把握階段性特征。要加強對經濟運行形勢的跟蹤,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以短見長、見微知著;也不能見風就是雨,要把握發展大勢,從發展階段看短期運行。比如,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創歷史新高,不是經濟“過熱”,也不會形成新一輪高速增長周期。總體判斷,當前中國經濟仍處於恢復發展期,正進入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攻堅克難期,這是大的趨勢,不會因為經濟運行短期波動而改變。

  文章指出,綜合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呈現持續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但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國內外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此,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防範化解風險。堅持標本兼治、長短結合,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把結構調整放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一些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