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張代表證,一對夫婦的5000裡跋涉
http://www.CRNTT.com   2021-04-11 14:56:08


 
  “一開始走水路遭到敵人轟炸,坐的船被炸了,犧牲了一部分同志。後來,坐火車到山西,從陸上走,還要背著剛出生不久的大姐……”已經年過八旬的段延德至今仍能清晰複述父母跋涉途中的一些細節。

  一路上,夫婦二人曾被日軍包圍,段煥競帶領護送部隊突圍,卻和妻女走散,多虧地方幹部送回;過汾河時,李珊背著孩子陷入齊腰深的淤泥,幸虧被好心人拖了出來……

  與此同時,其他代表也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延安,有的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他們不少來自淪陷區,因為交通不便,有的騎馬,更多是步行;有的化裝成商人、小販或乞丐;有的由游擊隊護送來,有的從國外輾轉歸來,有的途中遭襲身負重傷,甚至犧牲……

  信仰堅定,一往無前。據段延德推算,1943年底、1944年初,父母抵達延安,後在中央黨校四部參加學習,於七大召開前夕領取到這兩張代表證。

  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段煥競夫婦手持代表證與750多名代表一起步入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750多人濟濟一堂,中國共產黨此前的代表大會從來沒有這樣大的規模,這樣隆重熱烈!”段煥競在回憶錄中寫道。

  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首次明確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黨領導人民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會後,李珊專門做了一個皮挎包收藏這兩張七大代表證。無論嚴寒酷暑、行軍千里,這兩張代表證一直沒離開過她的身邊,直至她離世。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兩張代表證,見證革命伉儷的堅定信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一往無前的生動縮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