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因為中國,杜伊斯堡變成“希望的港口”
http://www.CRNTT.com   2021-03-12 13:30:54


資料圖:2020年4月14日,疫情後首趟來自武漢的中歐班列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中德兩國人員在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與這趟班列合影。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杜伊斯堡港是“新絲綢之路”在歐洲的終點。得益於與中國的貿易,去年對於這個歐洲最大的內陸港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城市的其他行業也將從(對華貿易)中受益。

  德國電視一台3月10日報道《希望的港口》,文章說,盡管歐洲仍處於疫情中,但杜伊斯堡港卻沒有出現危機跡象。港口經理埃裡希•斯塔克表示,去年港口經歷了一次“特別繁榮”,“我們的運輸量幾乎翻了一番,每周運行60列中歐班列”。

  這一切源於杜伊斯堡加入著名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貨物通過貨輪和中歐班列運到這裡,再分發到整個歐洲。在疫情時期,歐洲人越來越多從中國購買醫療和電子產品,且全球集裝箱船運價格急劇上漲,這令鐵路運輸更具競爭力。對於魯爾區正因結構變化掙扎的杜伊斯堡來說,與中國的緊密聯系及蓬勃發展的港口生意,意味著希望。這裡原是德國重要的煉鋼中心,目前城市仍處於轉型期,失業率很高。該市超過1/10工作崗位都是由港口提供的。

  諸如Gapcharge這類初創公司也得益於靠近港口的便利。這些公司在杜伊斯堡港設立辦公室。Gapcharge為物流業開發無綫充電技術。公司負責人格萊格爾說港口是“理想的創業場”。這裡能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且與中國有緊密的聯系,“我們的每個組件幾乎都來自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