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豆行業如何破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1-27 11:35:11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面對當前國內外大豆市場形勢,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國際化思維、更加專業的資本化思維、更加科學的原產地思維,提升大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方面立足國內提高國產大豆自給率,一方面增強全球大豆供應鏈掌控能力以確保大豆進口。

  根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2020年我國累計進口大豆10033萬噸,首次超過1億噸,較2019年進口增加1182萬噸,刷新2017年進口9553萬噸紀錄。

  我國大豆每年消費量高達1億多噸,大豆產需缺口巨大,高度依賴進口。面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和疫情的巨大不確定性,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大豆穩定供應面臨嚴峻考驗。2020年,國產大豆產量和大豆進口量均創歷史新高,保障了國內大豆供應安全,滿足了市場對豆製品、豆油、豆粕的消費需求。

  大豆進口增長迅猛原因何在

  “大豆進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養殖業特別是生豬養殖持續較快恢復。”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說。2020年末,我國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比上年末分別增長31.0%、35.1%,基本恢復至非洲豬瘟疫情前的90%以上。進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飼料,飼用(豆粕)需求旺盛,帶動大豆進口創新高。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大豆貿易供應鏈不確定不穩定以及價格上漲預期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提前進口節奏和增加儲備。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現在我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產需缺口9000多萬噸。2020年大豆進口量突破1億噸,有效彌補了國內市場產需缺口。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利晨認為,目前我國大豆市場已經形成食用和飼料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國產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豆製品和大豆蛋白,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滿足國內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20%加工成油脂,80%加工成豆粕。

  雖然國內大豆供應無虞,但是從去年初至今,全球大豆價格一直持續上漲,進口大豆到岸價格每噸3200多元,國產大豆價格每噸達到5700多元,國內外大豆價差達到2000多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