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多數中小學生的時間都被課外班、特長班占用,所有與學習考試無關的都被作為“副科”或者累贅。
學習時間都不够,哪裡還有時間勞動?又哪來的勞動能力呢?最為典型的是大陸流行的網紅“高考工廠”,學生異化為考試機器,動手實踐能力卻很差。
第三,產業工人薪資收入、社會地位“雙低”。
早前,大陸廣泛流傳“寧送外賣不進工廠”的觀念,原因無他,就是由於社會分配結構問題,產業工人不但薪資收入不高,社會地位也不高。多年來在珠三角、長三角頻頻出現的“用工荒”,就是因為制造業一綫工人缺失,年齡出現斷層,大量制造業工人流向新興的“月薪過萬”的快遞業,造成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急需的工匠人才流失嚴重。
“沒本事”“混不好”的人才會從事體力勞動——這種“腦力勞動”高人一等的觀念將體力勞動污名化,產業工人社會地位亟待提升。
誠然,有人提出隨著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越來越多地引進機器人作業,那麼,強調傳統意義上的體力勞動是否還有意義?
要認識到,現代社會,科技再先進、分工再發達,也是人來支配的社會,動手能力、自理能力仍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備手段。試想,一個人連足够的自理能力,獨立生活能力都沒有,如何擔當未來社會發展的重任?
強調勞動的意義更在於避免養尊處優、不勞而獲、不識民間疾苦的心態腐蝕中國自古以來誠實勞動、奮鬥出幸福的價值觀。
高考成績很快揭曉,預料也會有不少紙上談勞動的優秀答卷,但如何將對勞動的高論從作文答卷中跳出來,真正走向活生生的現實,真正改變當前社會上勞動觀念的缺失和異化現狀,才是中國面臨的重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