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堵住“跨國”漏洞,維護高考公平
http://www.CRNTT.com   2019-06-13 10:56:56


 
  執行層面,據大陸官媒報道,握有大量華僑考生招生名額的兩所大學,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5月份聯合公布17名考生未能通過資格審查,17人名單中有6人的居住國均是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此外,兩校均有提出不接受持有菲律賓特別退休居住簽證和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申請材料。

  這不僅是出於保障華僑生回到祖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權利,也是為了防止中國社會投機取巧風氣滋長。

  如此看來,那些繼續拿已被證偽的“賣點”忽悠投資人掏錢的項目,其實不過是商家的營銷騙局。2006年,大陸媒體曾報道百名考生陷入華僑生聯考騙局,學生最後不但沒報上華僑生聯考,連普通高考也錯過了。

  一方面,中國有關機構還應該加大打擊力度,以互聯網、社交媒體上天花亂墜的廣告為切入點,劍指打著華僑生旗號“長袖善舞”的黑中介、灰中介,打擊其海內外產業鏈。

  另一方面,家長應該擦亮眼睛,牢記鑽空子風險大,防止上當受騙、賠了夫人又折兵。家長更應該警惕“身不正”對孩子價值觀的長遠傷害。而那些僥幸進入名牌大學的“幸運兒”也不可能一世幸運,畢竟還有社會這所大學的熔爐等著他們。

  不論是嚴厲整治跨省高考移民問題,還是出招堵截跨境高考移民,都對保障中國當前的高考公平性、平複公衆情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都是屬於教育痼疾的衍生問題,只要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一日得不到有效舒緩,高考公平性問題依然會是中國社會的長期隱痛。

  高考不僅是學生的高考,也是家長的高考,社會的高考。高考不僅是檢驗知識,也是檢驗為人,檢驗觀念。如何從根子上打破教育不公平、如何利用市場化手段匹配更加多元的教育產品、如何增加社會階層流動階梯、如何改變社會上“著急”的成才和成功觀念,路還長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