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中摩擦不應向科教領域延伸
http://www.CRNTT.com   2018-08-06 10:47:11


 
  克裡斯托弗的指責引起美國華裔議員、社團和群體的嚴重關注,加州民主黨衆議員趙美心批評這些限制等同於把目標指向“一整個族群的人,懷疑他們都是中國間諜”,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

  有人說美國拒簽張衡一號有關中國科學家來美參加會議是延續2011年國會通過的一項被稱為太空領域的排華法案,禁止NASA在美國國會特別授權與中國開展任何形式的太空合作,但張衡一號電磁監測實驗衛星是中國和意大利合作項目,這種拒簽顯示美國對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在戰略上對中國的遏制立場,以及存在的意識形態偏見。

  美國收緊和限制中國科學家和敏感領域留學生來美學習和交流,在戰略上試圖阻礙中國科學發展,(例如針對2025計劃),同時也表明美國對和中國的競爭仍然存在冷戰意識,且在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上缺乏某種自信。以美國對華戰略的改變來看,未來美國對中國科學家和學習某些理工領域的留學生的限制不會停止,在美的華裔科學家也會受到一定波及。

  科學交流是互利的,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科學家和中國留學生對美國的科學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美國如果一意堅持阻止和限制中國科學家或中國某些理工科留學生來美交流和學習,長遠看,中國方面固然有損失,於美國的發展也并無好處。例如空間站,頗有意味的是,美國禁止和中國合作,禁止中國人進入美國空間站,但是到2022年左右,對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開放的中國空間站將要建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