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金融技術企業的負責人包先生說:“當今中國比歐美變化迅速,新興企業有很多發展機會。”他的公司利用最新IT技術,向中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包先生17歲就離開故鄉遼寧赴英國留學,通過艱苦學習完成了研究生課程。他在倫敦金融城工作大約10年後,又去法國學習,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他本來可以在海外工作,但還是選擇回國,於2016年與前同事一起創業。2018年他們公司還開始向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服務。包先生意氣風發地說:“希望盡量發揮在海外積累起來的人脈和經驗。”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鄧小平指示,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要大量派出留學人員。留學歸來的人才被稱為“海歸”,作為把最新信息和先進技術帶回祖國的寶貴人才受到重視。
現就職於上海一所高校的張雲娜就是“海歸”大軍中的一人。她在1988年至1989年被派到日本留學。雖然現在到海外旅行的中國人每年超過1億人次,但張雲娜回憶說,“當時去國外的人很少,自己是懷著一種使命感去日本的”。她說,同伴中希望在日資企業就職、在日本長期工作的人不少,但她還是回到上海,并為上海的多位領導人做過翻譯。
張雲娜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實現自我和獲得成功而留學。這是中國已經成熟的證明。”
不選擇留在海外求職,而選擇回中國的年輕人在不斷增多。
《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指出,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為54萬人,留學回國人員達到43萬人。他們回國的最大理由是,希望與家人在一起,71%的受調查者表達了這種“心理因素”。此外,“中國經濟較好”“國外就業困難”等經濟因素也相當引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