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平衡,2018中國經濟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18-01-10 06:11:48


 
  三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不可否認,中國經濟此前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不過這些年來,中國日益重視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單位GDP能耗降低15%,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2018年,中國也將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

  四是經濟結構的平衡。中國經濟尚處於結構調整初段,中國目前并不盲目追求重返高增速,盡管GDP在現有增速平台上的企穩,仍主要來自經濟的傳統驅動力——出口、基建和地產對總需求的有效托底,但中國正在通過創新和制造業的技術升級逐步尋求新的引擎。“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已經受到各方矚目,但不可否認,由於規模和時滯等因素,新的發展動能短期內尚難以完全抵消結構調整的負面影響,未能發揮決定性作用,此時切不可追求新舊動能轉換一蹴而就,從而導致盲目。如共享單車經濟發生的押金危機集中爆發、廢棄單車隨處可見、企業接連倒閉等問題就值得警惕。因而,處理好經濟結構的平衡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此外,隨著服務業和新興消費開始迎頭追趕中等收入國家,第三產業占GDP的比例不斷增加,中國的經濟結構將在不斷平衡中助力經濟的持續發展。

  五是處理好外部環境的平衡。2018年,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有所恢複,但貿易增速仍將處於較低水平,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使得貿易增速的恢複更顯艱難;歐美日貨幣政策寬鬆與否的分化,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這都需要中國謹慎應對。中國高層已經釋放出更多改革開放的明確信號,提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舉措。相信在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高層多次表態“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背景下,2018年中國經濟將形成開放新格局,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經濟在推進多方面平衡發展之際,將不可避免地經歷總量增速的放緩,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更深切地期待中國經濟陣痛過後的突破向上。更不容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即便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略有下降,但是每年新增量在全球範圍仍是最大的,其貢獻仍不言而喻。可以肯定的是:2018年的中國經濟將在這“五個平衡”的實踐中,繼續為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