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企業家對話會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和特朗普當日親自會見兩國企業代表,並見證重要商業成果的簽約。(圖片來源:路透社) |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立誓要為數百萬名美國藍領工人創造新的、高薪的就業機會,主要通過仍然大體上不明確的由政府和企業注資1萬億美元建設美國基礎設施的計劃來實現。他承諾將設立“重建國家”的項目,由“美國工人和美國勞動力”施行。想法很不錯,但有一個重大的問題——沒有足够的美國資本來雇傭實現這個願景所需的全部美國工人和美國勞動力,這些資本可能來自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中國的私營部門。
美國《財富》雜志11月15日載文《為什麼美國重建不能沒有中國》,文章說,即使美國的私營部門注入大量資金——假設運行不正常的授權體系得以大大簡化——美國也不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整合出足够的資源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取得可察覺的進展,據估計基礎設施投資需要4.5萬億美元。這就是中國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一些人可能以安全、經濟為理由懷疑中國投資的可行性,但安全障礙很容易掃除。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是主要負責審核外國在美投資的跨部門政府實體,該委員會負責管理的僅為外國投資者尋求控股(尤其是大多數控股)投資對象的情況,把中國私營部門向美國基礎設施的投資設置為貸款可以抵消這方面的擔憂。
但對中國的私營投資者來說,投資美國基礎設施項目有商業吸引力嗎?有。盡管基礎設施項目確實收益不高,一般都在個位數的百分比,但這類項目和收益有理由對潛在的中國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相比已有的投資組合,基礎設施市場既多樣化又穩定,除此以外,中國投資者認為這種投資有雙重的最終贏利:一方面,可以幫助建立在政治上更加可持續的中美經濟夥伴關系;另一方面可以轉變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從搶奪就業機會的國家變成創造就業機會的國家。
而在政治方面,對這類倡議最明顯的批評是:這相當於美國被中國收買。這種批評唯一的問題是,如果按照本文提出的願景,不賣任何東西。更確切地說,中國私營部門的貸款與其他資金一起,將讓美國工人和美國勞動力回到建造道路、鐵路和港口的就業崗位上去,身處所有層級的人以及兩黨的政治領導人都將從這種安排中受益。(作者戴維•J•法爾斯坦系得克薩斯大學LBJ公共事務學院中國公共政策中心執行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