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主要挑戰是如何使借貸成本與借款人的償付能力相稱,而不是使借款成本與借款人同國家的關系掛鈎。
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或執行國家計劃的企業,融資成本通常比其他企業更低,這是基於下述想法:這些企業一旦出事,總會有政府出手相救。為使資本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同時避免實際已經資不抵債的企業因為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而繼續生存,決策者已經開始逐步取消了對這些企業的隱性支持。
可以肯定,中國經濟會繼續打破爆發債務危機或出現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的預測。相反,如今形勢已經出現了有控制緩解的跡象。伴隨政府對舉債購房的限制,9月份房價上漲城市數量創下自2016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中國不太可能出現國內引發危機的情況,至少在今後5年內不會。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該報告的作者維克托•史(音)寫道:“麻煩很可能來自資本外流和國際信貸突然撤走這兩種情況的叠加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