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在生命科學領域 中國科學家已與西方平起平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10 09:20:42


 
  這一切都代表著進步。但這些基礎工作本身并不足以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新藥發明的領先者。中國國內每年批准的新藥平均只有70種。中國的藥品在國際上獲批的數量屈指可數。

  缺失的環節是推動發展的“創新軟件”。然而,即使在這方面,中國也在穩步發展。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建設有效的專利體系;必須承認,就像在美國一樣,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成為創新的基礎之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中國在2009年決定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雖然如今超過13億人可以享受到醫保,但城市以外的廣大農村人口享受的報銷比例仍然很低,醫保藥品也僅限於普通藥物。

  中國政府自今年1月份開始,把重點放在改善生命科學的政策環境上,使之更接近國際標准。具體措施包括,建議將臨床實驗審批過程從目前的12個月-18個月,減少至60天;允許在審批新藥的過程中使用境外數據;允許使用美國和歐洲的模型,以加快突破性療法的審批;通過數據專有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行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分離,方便合同生產和產品審批。

  這些措施受到普遍歡迎。它們是對一些關鍵管理問題的理性、周到的回應。政策的執行將是持續的挑戰,還需要密切關注,但方向是清晰而積極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