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精准扶貧”讓涼山火普村現生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4 08:41:25


 
  在火普村,當地政府選擇了鄰近搬遷。楊德華說,他們選擇了村裡比較安全的地段,為貧困戶免費修建了新房,并配置了桌、椅、沙發、床和電視等家具和家庭用品。

  火普村共有172戶人家、706人。按去年的指標,這當中有約一半(74戶)屬於年均收入少於3100元的貧困家庭。

  不過,單靠易地搬遷并不足以讓貧困戶脫貧,楊德華說,當地還要通過產業發展雙管齊下,為村民尋找穩定的收入來源和致富渠道。

  楊德華介紹,政府目前為村民提供無息貸款,協助他們購入新品種牛。這種牛長大後的市價,比之前飼養的品種要高出一倍多。

  楊德華說,當地官員也教導村民種植產量較高的新品種馬鈴薯、草莓等高經濟效益農作物,以增加農民收入。

  村民安馬瓦莫說:“住上了新房,晚上就不怕屋頂漏水。而且我還養了牛和豬,每年賣出的牛肉和豬肉可以賺三四萬元,比之前的收入多了許多。”中國農業部農研中心研究員張照新也贊同這樣的做法。他說,易地搬遷只能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但這本身解決不了收入問題。

  他說:“政府可以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帶動特色產業發展。例如,幫農民引入高經濟效益的蔬果苗種,以及解決技術和銷售問題。”

  火普村村民曲木煙爾說,村裡日後若發展旅游業,他打算開農家樂,賣彝族特色美食,還考慮開辦民宿,把家裡一兩間臥房出租給游客,以賺取更多收入。

  盡管火普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但當地官員認為能做的還有很多,包括能為每戶人家裝上太陽能熱水器及淋浴,讓村民無需再燒熱水洗澡。

  不過新房的生活條件再好,村民還是希望下一代將來能走出去,不要留在村裡。

  育有3個孩子的曲木煙爾說:“我希望孩子們好好讀書,長大後在城市裡找個穩定的工作,不要再像我們一樣養豬養牛那麼辛苦。我要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