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德關系在穩固合作基石上更上層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4 08:06:05


 
  2014年,中國與德國兩個全球性貿易和制造大國確立了全方位戰略夥伴關系。這一關系定位不僅在整個中國外交關系序列中相當靠前,而且是西方大國中最高的,也是“非周邊”國家中最高的。“全方位”一詞從此開始正式出現在中國的對外文件裡,指比“全面”還要多維、立體的關系與合作領域。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中德之間還有多邊公共外交、人民往來交流等領域的夥伴關系,在兩國總理最新這次年度會晤中均有明確而具體的表述。李克強甚至特意提到“希望德方為中國自主研發制造的大飛機C919取得歐盟適航認證提供支持”。

  在西方語境下,早在2012年歐盟外交委員會報告就將中德關系定位為一種新型“特殊關系”。這一詞匯曾專以描述英美間的緊密關系。中德情況固然不同於英美,卻因顯而易見的共同利益而可以建立牢固可靠的關系:經濟方面,中德兩大出口國各自優勢領域不同,互為對方重要的海外市場;同為順差國又在諸多全球經濟治理上容易做到共同進退。政治方面,與中國走近可以提升德國在歐洲和全球的影響力;德國支持中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發展關系,隨著德國在歐洲內部地位的凸顯,中德關系也就具有更多地區內涵,默克爾就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中國幫助歐洲渡過歐債危機的感謝,并高度贊賞中方支持歐洲一體化的立場。正如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所言,“中德關系業已成為中歐關系中最深、最實、最廣的一組雙邊關系,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這對“可靠的合作夥伴”在創造價值上志趣相投,都視制造業的創新為命脈。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和不斷升級的品質要求為德國高科技、高質量產品提供了市場空間,并成為德國“工業4.0”布局智能化生產的重要基地。中方則重視德國穩健的路徑,在德投資不斷增加的同時,系統學習德國職業培訓模式,融匯顛覆與延續兩種創新模式。這讓雙方在市場開放和創新領域的合作也日益緊密。

  同為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翹楚,如果說中德合作關系在不斷邁進中還存在何種挑戰,那即是隨著中國產業價值鏈的不斷攀升,帶來中德正面競爭。站在如此穩固的基石上,中德以“共塑創新”開拓規劃“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的前景空間,行穩致遠的不僅是兩國關系,還將惠及未來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