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軍事化南海?西方請不要誤讀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3 12:03:37


這是完成陸域吹填工程後的永暑礁衛星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報道南海事務時,(西方)媒體常引述有關智庫的研究,詳細描述中國在該地區打造軍事設施的情況。一些媒體據此鼓動特朗普政府,試圖令後者相信中國正對美國利益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然而,在面對這種慫恿美國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的鼓點時,我們應提出理性質疑。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5月2日載文《錯誤解讀中國對南海的威脅》,文章說,當一些分析人士本身就在推動偏袒美國的研究時,媒體曲解事實便甚囂塵上。以擔心所謂中國將妨礙南海商業航行自由的說法為例,媒體報道常提及通過南海的年均5萬億美元貿易,結論顯然是中國或將使用其(在南海的軍事)設施幹擾這些貿易。但事實是,中國并未這麼做,也不可能這麼做,并堅稱不會這麼做。中國經濟也依賴通過南海的貿易,若發生衝突,必受幹擾。

  美國精明地把商業航行與實施具有挑釁性的軍事情報收集、監視活動等混為一談,然後宣稱中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和上空幹擾美軍艦艇和飛機,違反自由航行准則。中方則表明,只是在挑戰美軍在其專屬經濟區濫用權利的行為。

  美國的此類軍事行動包括主動“挑逗”以激起并觀察中國沿海防禦體系的反應、幹擾中國從陸地到潛艇的通信、利用法律的模糊性開展“戰場(情報)准備”活動等。在中國看來,這些都不是被大多數國家所容忍的慣常情報收集活動,也不是被《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的出於和平目的利用海洋的活動,而是可能引發訴諸武力的備受爭議的侵擾行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