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在最近的文章《龜兔賽跑》中(也許無意間)揭示了許多西方人對中國崛起的矛盾心理。在這個版本的龜兔賽跑寓言中,中國是“烏龜”,雖然行動緩慢,但終將贏得勝利,成為全球大國;而美國則是“兔子”——特朗普政府毫無章法地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這篇文章明確指出:“《伊索寓言》知道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中國獲勝。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19日刊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阿米塔伊•埃齊奧尼的文章《中國人要贏了嗎?》說,如何才能知道中國正在穩步前進?《經濟學人》在對中國宣傳語的變化進行語義分析後發現,早期提出的是中國應該“發揮作用”,到2010年時變為中國應該“積極”發揮作用。今年1月,中國領導人在達沃斯的發言則帶有一種情緒,即中國應該“領導經濟全球化”。如果上述分析還不能令讀者完全相信中國的全球抱負,那麼還有更多證據:中國政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3次提到“全球”或“全球化”。我們最好為中國主導全球做好心理准備。
文章稱,《經濟學人》觀察到的另一個中國正在超過美國的跡象是,中國越來越希望成為其他國家的表率,這體現在中國積極推廣“中國方案”。正如文章所指出的,“目前還沒有人給中國方案下定義,但無論它的定義是什麼,都存在一個萬能的中國方案”。相較於旨在為發展中國家指明道路的“中國模式”,“中國方案”是要讓所有國家(包括西方國家)都接受中國的方式,至少《經濟學人》所援引的一位咨詢師的觀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