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電動汽車競技場上 中企挑戰特斯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0 08:49:28


 
  這一次,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可能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由於電動汽車對所有生產者來說都是相對較新的領域,所以中國汽車制造商和國際對手們總體來說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綫上。

  上海高風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前克萊斯勒首席執行官羅威表示,如今在電動汽車方面,“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更小,較新的初創公司在中國擁有實現更大夢想的空間”。

  陸群就是其中一個追夢者。他從小就痴迷汽車,曾在北京著名的清華大學學習汽車工程學。1990年,他畢業後加入了當時克萊斯勒旗下的Jeep合資企業,在其研發部任職。

  鑒於向電動汽車的轉型,陸群決定開始生產自己的汽車。他認為,由於生產電動汽車需要新零件和新技術,所以在這方面,一個小型新公司可能比傳統汽車制造商更具競爭力。

  他們的成果是K50。這款雙座汽車是在他的研發中心設計的,外部框架采用超輕碳纖維,駕駛室裡滿是觸摸屏。在多排電池的驅動下,這款跑車的最高時速可達120英裡左右(約合200公裡),單次充電續航裡程可達200英裡(約合320公裡)。

  陸群不再滿足於看著他人生產自己設計的汽車,他正在上海附近的蘇州市投資3億美元建廠,預計每年生產5萬輛汽車。他期望在未來五年裡為自己的企業總計注資14億美元。

  陸群沒有給出K50未來的具體定價,但是這款車今年上市時,他打算按照市場高端價位定價。這樣,長城華冠就將與該行業的佼佼者特斯拉(Tesla)展開競爭。

  埃隆•馬斯克的公司已經具有一定的優勢。陸群正在從零開始創立自己的企業,而特斯拉2013年就登陸中國了。他必須說服富有的顧客花費巨資購買一個不熟悉的品牌——前途——而非馬斯克已經獲得認可的車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