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并在數年前成為“G2(兩大國)”之一,在西歐出現了衆多關於“中國威脅論”的負面研究和報道。
韓國《東亞日報》1月3日載文《“中國產=高級品”的日子不遠了》,文章說,單從歐洲的足球界來看,圍繞支付高額轉會費引進世界頂級足球選手的“中國資本”攻勢有評論稱中國“破壞了球員轉會市場的生態系”,但是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認為,西歐的看法是因為誇張和恐懼,應該客觀看待中國的崛起和行動。
這些出版關於中國書籍的專家,十多年來一直研究中國,他們的“挪威”國籍令人感到陌生,也引起了關注。但是如果了解到挪威是對世界動向感到敏感的世界第五大原油輸出國,又是與中國和美國沒有利害關系糾葛的國家,他們的看法就顯得較為可信。
他們以數字為依據,來回擊對中國的西歐式偏見。例如,針對西歐某學者聲稱中國“像吸血鬼一樣吸走技術”的說法,他們用世界主要國家的開發研究支出為依據進行了反駁。他們強調,中國在革新、學術研究等方面的投資可以與美國比肩。他們預計,“就像‘日本生產’從曾經的劣質品上升為高級品的象征一樣,‘中國制造’的形象也馬上會出現改觀。”
但是,他們并不是中國立場的代言人。對於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超強大國的展望,他們冷靜地予以否定,這是因為中國尚缺乏軟實力,還沒有讓其他國家喜歡他們就會喜歡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