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打字技術遠超西方:未來屬於漢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1 06:26:56


 
  馬拉尼認為,正是中國在電報和打字機領域曾經遭遇的尷尬歷史促使講中文的人在軟件出現之後對其進行了充分的利用——以至於現在用中文輸入比用英語要快得多。

  當電報在1871年進入中國時,中國人起初不得不令他們的語言向西方技術“屈服”。由一位荷蘭天文學家和一位法國海關官員設計的解決方案,是為每一個漢字分配一個四位數的代碼,然後將其翻譯成莫爾斯電碼的圓點和虛綫。這種方式奏效了,但是也令中文處於劣勢。莫爾斯電碼中的數字包含五個點(•)或劃(—),而字母只包括一至三個,這使得中文電報更昂貴而且效率更低。

  中文打字機也是一個麻煩的東西。其有一個包含2000多個常用漢字的托盤。打字員通過在托盤頂部操作來選擇漢字,推動一個控制杆將選定的漢字“敲”到紙面上。如果你想鍵入一個不常用的漢字,就必須在另一個托盤上成千上萬的漢字中尋找它。

  與此同時,數十位發明家嘗試找到更好的發電報和制造打字機的方法。為了實現這一點,他們必須找到新的索引漢字的方法,即把它們分成一個個的子單元。例如,使用“四角法”。不用中文書寫的人對此可能沒有深刻的感覺。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對於漢字的重新思考。

  馬拉尼說,所以,當電腦出現之後,中文輸入法的數量在70、80年呈“井噴”之勢。不同的輸入法需要不同的漢字思考方式。你可以基於四角或三角或部首(漢字的基本單位)或筆畫順序。還有人嘗試使用基於拼音的輸入法,利用軟件將字母轉化成漢字。而且,在經歷了一項真正意義上的突破之後,這些輸入法現在都具有預測性。例如,可以通過僅僅鍵入與每一個漢字相對應的第一個字母來輸入一組漢字。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智慧”文本。

  馬拉尼說,(通過軟件平台實現的)中文輸入方式將會勝出。其實,它已經贏了。我們的手機現在有“智慧”本文和自動完成模式。以手機打字速度緩慢為代價才讓西方人認識到其現有的、逐字母輸入的鍵盤的局限性。然而,即便如此,美國人也只能認識到這種程度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