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美競合態勢決定21世紀世界面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2 00:08:17


 
  工業化和經濟躍進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代溝、長期生活方式和家庭傳統的破壞、經濟不平等以及激進主義。內部衝突逐步激化,社會感受到對“鐵腕”的需要。對經濟和工業成就的陶醉、民族主義的興起、特殊感等因素增強了這種需求。

  政治軍事化和激進思想的日益興起表明,中國正處在歐洲大國和日本100多年前所處的政治發展階段。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可以以這種狀態生存并快速發展很長時間——至少是幾十年,包括在科技領域。歐洲列強和日本帝國走向沒落不是由於自然平穩的演變,而是在世界大戰之後,大戰導致國家解體或戰勝國占領戰敗國。在核時代,這種戰爭爆發的幾率降低了。同時,在完成建造核盾牌的基本工作後,維護核盾牌的成本要低得多(戰略火箭兵的支出不到俄軍事開支的10%)。這可以確保軍事上不易受攻擊,避免經濟過度緊張,當然前提是奉行理智的(亦即非蘇聯式的)軍事政策。

  中國如今已成為經濟超級大國和軍事強國。中國因素徹底使之變成自然資源供應國與購買國之間對後者不利的關系模式。隨著新的市場以及代替西方的投資和技術來源的出現,輸出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的發展中國家感到更加自信。實際上已經可以把一系列國家看作中國的“客戶”,如東南亞的柬埔寨和老撾。盡管美國譴責泰國政變,但與北京的夥伴關系加強了該國軍政府領導人的地位。

  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俄的世界第三軍事和軍工大國。同時,中國在個別重要的軍力指標上超越了俄羅斯,且擁有更多可用於擴大軍力的儲備金。

美對華懷疑加深

  無論如何,中國會逐漸變成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忠實成員這一觀點已不在討論範圍內。對華遏制的範圍開始擴大,而中美合作領域則日漸收窄。應當指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美國對中國將迅速轉型的懷疑就加深了,但9•11事件暫時將美國政壇的注意力轉移到中東,直至奧巴馬當局宣布“重返亞洲”戰略。一些分析家預期,烏克蘭危機將給中國第二次喘息之機。但烏克蘭局勢在總體穩定下來後退出了全球議程,西太平洋局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當然,人們也可以對此視而不見,以龐大的中美貿易數據和中美的相互交流來證明,兩國關系密切和富有成果,競爭只是次要因素。

  但與法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初的“軟實力”相比,美國如今的“軟實力”只是小巫見大巫。歐洲國家的整個貴族階層一度都講法語。法國曾是時尚與藝術的唯一風向標,迄今為止,俄羅斯的語言中還保留了那個時代的印記。但衆所周知,這并未保全法國。講法語的俄羅斯貴族將巴什基爾騎兵隊派往巴黎。在一戰中交手的歐洲列強,它們的統治階層和主要家族之間都有血緣關系。策劃襲擊珍珠港事件的日本將軍山本五十六是出色的美國通,曾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多年。當時許多受過教育的日本人深受英美文化影響。

  當然,當今世界兩大巨頭之間的對抗升級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兩國貿易和各領域合作仍將繼續。人們其實很難否定這樣的論斷:在貿易、投資和發展的文明時代,大國之間不可能爆發直接衝突。(作者瓦西裡•卡申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