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還應該是追求創新與追求公平相結合。針對經濟發展後續動力不足,中國近年通過走創新道路,為中國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新動能。但創新必須是導向公平的,而不是制造更大的貧富懸殊的,因為中國發展也嘗到了貧富兩極分化,階層固化的苦頭。如以金融為例,據統計,全世界只有21%的人能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這直接掣肘了很多個人或企業發展,也間接導致很多地區始終摘不掉貧困的帽子。而在今天中國備受追捧的普惠金融,其依附信息技術使得支付成本降低,便對傳統銀行業務形成了完善和補充,讓很多小微企業、貧困人群獲得貸款成為可能。
最後,“中國方案”的特點是強調互利共贏而非謀取私利,呼籲改革創新而非因循守舊,致力開放共享而非閉關鎖國等理念。“中國方案”要真正在世界各個角落“開花結果”,還需要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美國要持一種積極而非消極甚至負面的態度。
在地緣政治局勢惡化,全球治理碎片化的當下,朝核問題、烏克蘭危機、南海爭端、薩德系統等都給國際團結、美中合作帶來障礙。諸如“一帶一路”等中國項目就一直被美國視為是與美國對抗,爭奪世界領導權的舉措。當今全球治理模式其實是聯合國“國家平等、大國一致”的理想規則和“美利堅治下的和平”的現實規則的複合體。當兩種規則高度契合時,美中就能在全球治理中共同發力,氣候變化協議就是如此;當兩種規則產生衝突時,美中就會在全球治理問題上齟齬不斷,朝核武等問題就是代表。這導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過,如果出現第二種情形,任何一方都是輸家。
因此,“中國方案”能否真正大展拳腳,造福全球,很大程度上需要美國放下過時的冷戰思維,以及對全球事務強勢的掌控欲望。同也需要美中領導人展現出高超的政治智慧,真正以“人類命運共同體”,而非零和思維去思考和解決我們這個星球上面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