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海臨時仲裁庭損害國際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8 08:41:00


 
  近70年前——繼中方在日本二戰投降後重新對這些島嶼提出主張,并且沒有遭到美國或剛剛獨立的菲律賓的明顯反對後——當時的中國政府公開發行了一版地圖,用斷續綫將南中國海的水域、島嶼和其他地物劃入本國的疆域範圍,正是在此基礎上,中國提出了歷史性領土和海洋權利訴求。顯然,這比在南中國海發現重要的油氣礦藏早了20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後對這版地圖稍作修改并重新出版,用“九段綫”來繼續主張其主權。

  該地區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後,菲律賓試圖改變地面和海上現狀,從而為它攫取該地區資源的做法開脫。

  “強制性”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從傳統法律意義上講是無法執行的。裁決結果的影響力完全取決於仲裁庭裁決背後的道義力量以及裁決結果在讓各方達成外交解決方案上可能發揮的作用。令人遺憾的是,仲裁庭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不負責任,得出了一個“贏者通吃”的結果,這可能只會讓外交解決方案變得愈發遙不可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