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2049要成全球科技強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2 22:55:52


 
  新華社前天發表文章說,當前中國再一次走到關鍵時點: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產能過剩,產業結構失衡,亟需進行產業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科技創新被視為能否成功實現轉型的關鍵。此次三大頂級科技會議歷史性地聯合召開,參會人員規模之大,與會人員規格之高,所要解決問題之嚴峻,近40年歷史上只有全國科學大會能與之媲美。雖背景不同,但任務相似:加速完善配套政策,釋放科技創新潛力。

  據央視報道,在京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而并非在京工作的胡春華、孫政才不僅前天上午出席了大會開幕式第一次全體會議,前天下午又陪同總理李克強參加了大會的第二次全體會議。胡春華、孫政才是現任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僅有的兩名60後(1960年代出生),被普遍認為是中共下一代領導人中的領軍人物。

  李克強前天下午在大會上表示,中國組建國家實驗室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機制,部署推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形成一批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新產業領域和經濟增長點;在選人用人、成果處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給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更大自主權。讓科研人員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幹擾,多一些時間去自由探索。

新聞背景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首次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在3月18日有6000人參加的大會開幕式上,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明確提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鄧小平上述觀點,為受到嚴重束縛的中國科技發展掃除了政治障礙,也為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遭受沉重打擊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摘掉了“異己分子”的帽子,被贊為“科學的春天”。

  同時,這次全國科學大會也進一步推動了當時的思想解放運動,迎來改革開放新時代制造了聲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