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季度數據向好,中國經濟觸底反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5 09:40:38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近年來,每逢季度節點,外界對中國經濟的關注都會多起來。一方面經濟數據會陸續披露,另一方面機構會調整增長預期。2016年的第一個季度也不例外,在一系列關鍵經濟數據公布前後,各界紛紛表達對中國經濟走勢的看法。

  法國《歐洲時報》4月15日載文《一季度數據向好,中國經濟觸底反彈?》,文章說,就在今年初,方方面面還對中國經濟承載的壓力憂心忡忡,但一個季度下來,尤其進入3月後,中國經濟走勢呈現逆轉走勢。雖然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還沒公布,但投資增速、價格水平、市場預期、財政收入增速都有所回升,企業利潤由降轉升,房地產市場交易量也明顯回升,外貿數據更是實現逆轉,這些都成為支撑“中國經濟向好”的重要依據。也因為此,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在內的多家國際機構,在這個季度節點上,集體“看多”中國經濟。

  然而,在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樂觀的背景下,在中國經濟增長已連續多年放緩的情況下,2016年中國經濟的“開門紅”,似乎讓人有些不踏實,部分輿論還對多家機構“悲觀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唯獨調升中國增長預期”表達質疑,而在此之前,更有穆迪、標普等國際評級機構發出唱空中國經濟的論調。

  在一個節點上,卻有兩種不同的判斷,這不免令人困惑:到底哪一個更具權威性與前瞻性。這其中的邏輯,實際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判斷存在分歧。具體而言,是對“今年一季度經濟回暖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開始觸底反彈”的叩問。

  正如本報過去多次強調的,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走勢進行判斷,觀察角度不能過於簡單,必須保持多維度與全面性。看待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也應如此。

  一方面,中國經濟關鍵數據在今年一季度呈現向好趨勢是不容否定的,這也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與韌性是不容低估的,即便經濟放緩已有六七年時間,但只要內外部環境稍有起色,很快就會得到正向反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