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票房超美國 中國電影還不到慶功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1 12:23:17


截至4月6日,在上映59天後,由周星馳執導的春節檔大片《美人魚》總票房已達33.9億元,不僅成為中國內地電影歷史票房冠軍,而且幾乎刷新了國內所有票房的相關紀錄。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中國自總票房以440多億元人民幣的2015年躍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後,2016年2月份,其電影總票房高達10億美元,首次超越美國(美國當月票房總收入為8.7億美元)。有媒體稱,中國有望最早於2017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票房市場。票房如此火爆,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進入了成功時代呢?比較下中國電影與美國電影市場和好萊塢的差距,恐怕無法如此樂觀。

  美國《僑報》4月7日載文《票房超美國 中國電影還不到慶功時》,文章說,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影業不論是總票房,還是單部影片票房、單塊銀幕產出及國產影片占據的票房份額等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新高,這說明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電影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但另一個數據則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引進美國影片35部,占進口影片數量的43%,但票房收入卻占到進口影片的近85%,加上某國產影片為任務大肆作假,某國產影片為破紀錄大搞“幽靈場”,某院綫為補貼狂錄假票房……

  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欒國志概括中國電影的現狀是認為:目前中國電影的精品力作還不够多,樣式還不够豐富,電影產業整體實力與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到2017年,WTO協議中關於電影市場保護期將到期,屆時中國每年引進的美國影片恐怕不再僅僅是35部,精品還不够多、樣式也不够豐富的中國國產電影該怎樣應對大量好萊塢精品的衝擊?

  美中電影的差距還不僅僅體現在制造票房的能力上。一位電影業內人士介紹說,在好萊塢,在一部電影還沒立項前,就會有大量的觀衆心理研究、市場趨勢研究等;而在電影制作中,好萊塢完整的配套化作業更是為中國同行羨慕。還有一點比較不為人知的是:在好萊塢,一部電影帶來的收益中,票房僅僅只占20%,創造另外80%收益的衍生品可以多達36種;而在中國,電影的衍生品可能只有7、8種,導致很大程度上決定電影收益的只能是票房成績。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電影是最大的政治。好萊塢電影最為人稱道的,除了其酷炫的特效、精良的制作外,還有其向全球輸送美國價值觀的能力。在美國,票房大賣的電影,必然也是體現了美國人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的電影,比如《阿凡達》、《阿甘正傳》等。而中國電影在宣揚中國文化、中國觀念方面的功力就相差甚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