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信”導致中日關系“脆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13:55:26


2015年10月,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在“中日集中交流月”開幕式上致辭。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2016年以後的中日關系,有兩個詞可以概括:中日間的相互“不信”、兩國關系極為“脆弱”。

  《日本新華僑傲》3月18日載文《“不信”導致中日關系“脆弱”》,文章說,很多時候,民意調查數字反映出的中日關系十分直白。從日本內閣府最近調查的情況看,83%的日本被調查者對中國不感到親切。這說白了就是日本人“不喜歡”或者“討厭”中國。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民衆有多大程度討厭中國,手頭沒有相關數據,但估計以七、八十年前日本人的國際感覺,不會出現83%這個數字的。如此地厭惡中國,該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這不是安倍晉三首相,或者日本幾家報紙用幾年時間報道後能得出的結果,是中日關系處於轉折期,中國在劇烈變化,日本二十餘年原地踏步(日本自己稱之為“失落的二十年”),日本對中國已經難以理解而且也不願意去理解的一種表現。

  是什麼原因讓日本這麼厭惡中國?直覺該是這些年的島爭、對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觀點不同等造成的,但看看3月18日《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對中國“兩會”的報道,讓人覺得并非如此。日本媒體在南海問題上、在中國軍費增長及國內的政治手法上批評之聲相當的多,也十分的激烈。過去的老生常談不足以讓日本民衆進一步厭惡中國,今天中國國內政治及中國對外關系該是日本民衆新的對華厭惡的主要原因。由此觀之,解除日本民衆對中國的厭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相比之下,盡管中國電視上也還是在不斷地播放一些抗戰電視劇,但民衆對日感覺不錯。去日本爆買後,通過跨境電商直接購買日本產品的人有增無減。“兩會”上傳出“工匠精神”的說法後,中國突然發現歷史上能够天工開物的我們,早已經習慣了在富士康那樣的生產綫上做單純無味的工作,很多時候單純得恨不能以自殺來結束這種無聊。工匠精神離我們已經非常的遙遠。匠人那種對工作的無限喜愛,因為喜愛而做上這份工作,有了這份工作而有了生活的根基,這個模式在中國已經很少見。現在大多數人為謀生而不得不去勞作,本屬於生活一部分的勞作,忽然變成了某種痛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