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經濟”引領中國下個五年大步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8 09:48:49


 
  “新經濟”,靠的是創新、智力投資,要實現經濟結構的協調性,與過去經濟模式相比是更加環保綠色的,對僑資外資秉持歡迎姿態,立足於全民福祉、互利共贏,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精髓相通、遙相呼應。

  中國的“新經濟”發展理念,并非是解決經濟困局的臨時藥方,而是當政者結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實踐所進行的概念升華,其實在各個領域,“新經濟”萌芽早已遍布:6億網民支撑起在綫銷售奇跡、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器人大幅增長、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創業空間蓬勃發展、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帶著技術和項目回國找合作……中國經濟正迎來一個更具創新性、更具效率的時代。

  當然,大力發展“新經濟”,也意味著傳統經濟遭遇陣痛,比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政策實施後,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的失業率不可避免會攀升,下崗人員的安置轉化成為新的問題,且該問題處理得好壞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黑龍江等老工業基地所面臨的壓力必然更大,地方政府的責任更重,而中央也借兩會傳遞了撥款、托底的承諾,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對社會民生問題的負責姿態。

  “新經濟”的力量能否抗衡經濟放緩周期?培育“新經濟”的改革舉措能否落實到位?如何破解傳統經濟慣性和阻力?堅信者有之,質疑者有之,這都很正常。這樣複雜多元的態度,提醒中國政府後續經濟轉型之路上的曲折,也鞭策中國政府更有技巧、更有智慧、更加靈活地處理改革過程中伴生的新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