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不會走向金融危機 為何這麼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2 09:56:26


暫停熔斷機制首天交易,在禪城區綠景二路一證券營業廳內氣氛活躍。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專家們就在猜測哪個國家會是下一次崩潰的導火索。上周,中國似乎成了候選之一,其經濟減速帶來的風險引起全球股市恐慌。這些害怕有合理之處,但也被誇大了。

  美國彭博新聞社1月10日報道《中國沒有步向金融危機》,文章說,現在我們對造成金融危機的因素的認識比過去多多了。此前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均有風險因素高的特點,如信貸增長快、公共財政狀況差和出現資產泡沫,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使風險上升。

  當今中國無疑存在上述許多問題。國際清算銀行曾警告稱,2008年以來中國的信貸增長,屬於現代金融歷史上最大規模之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警告稱,中國的政府和不確定赤字總額占GDP的近10%。中國經濟學家認為房價和收入之比遠高於全球長期平均值。世界工廠如今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及全球對其產品需求疲弱的問題。

  但是,如果透過上述因素就得出危機不可避免的結論就大錯特錯了。首先,一個國家出現高風險水平,不等於就會發生災難。日本的債務是GDP的近4倍,債務水平遠高於中國,但鮮有人擔心日本會有危機。同理,相比金融危機前的美國,中國的高房價已持續多年,但并未引起崩盤。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會有共同的風險因素,但有這些因素不等於必然會有危機。

  此外,危機產生於各種因素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稱,飛機失事最“有可能是小問題和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故障累積的結果”。中國領導人非常清楚,經濟中“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故障”可能會觸發一場危機,但中國有工具對付它們。希臘為了獲得資金不得不與歐洲爭執不休,而美國政府救助公司引發激烈爭論。反觀中國,能够迅速采取行動,救助陷入困境的公司以防止出現多米諾坍塌效應。當局會審查市場謠言,動用外匯儲備支撑人民幣,向銀行業系統大量注入流動性——采取一切手段維持穩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