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中日韓自貿區(FTA)形成的問題上,因為國情不同,其中難免存在利益分歧。三國去年就自貿區議題進行第六次談判時,就在熱點產品的關稅減讓、各自市場能够開放的程度上未能達成一致。昔日,日本曾是中日韓自貿區的積極推動者,如今中韓FTA已簽協議,日本的態度卻有了微妙變化。
又如,東北亞合作中一直潛藏著一股外力,那就是美國的影響。畢竟,美國同日韓都是盟國,特別在日本的對外關系建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當中韓關系步入“蜜月期”之際,韓日關系反而充滿摩擦與磕碰。這讓美國無法在區域內關系中扮演決定性角色。
而就全局來看,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日本對待歷史的態度。這些年,因為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堅持的一些錯誤立場,無論是中國人民還是韓國人民,都對日本存在一種特殊的情結。
當然,此次會談的重啓,日本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2008年領導人會議機制啓動,彼時日本還是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幾番波折,三國首腦再聚首,中國已經站穩了亞洲第一大經濟體位置,并成為東北亞經濟內在結構變化的引領性因素。這讓日本有些沮喪,又有些迷失。
只有正視歷史,才能面向未來;只有認清當下,才能走向未來。日本對於歷史難以承擔其應有的責任,對於現狀,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在此背景下,如何選擇未來,主要取決於日本政府對歷史是否有正確的態度。李克強在會見安倍時也強調了歷史問題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而它也正是韓日關系政治基礎的重心之一。可以說,中日韓三國合作要穩步推進下去,日本不在歷史問題上出現倒退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以經貿合作推動政治互信,以互信基礎夯實求進態勢,是中日韓“三國策”的必然腳本。在這樣的互動中,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可成為三國關系再出發的新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