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際氣候合作,中國角色突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6 16:06:38


中國的工廠煙囪不再冒煙(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1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北京共同發表了《中法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雙方在聲明中支持建立每五年監測減排進展的機制,以期加大減排承諾力度,確保實現將地球本世紀內升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美國《僑報》11月3日載文《國際氣候合作,中國角色突破》,文章說,繼去年中美兩國在奧巴馬訪華期間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後,中國又與法國在其後氣候合作方面共同發聲。法國是即將在年底舉行的巴黎氣候大會的東道主,為了確保各國達成一致,奧朗德近來多方奔走。此次中法聯合聲明發表,中法不僅確定將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強合作,還表示兩國將盡早公布各自的2050年國家低碳發展戰略,這些都為即將召開的全球氣候大會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促進全球氣候合作,中國的力量不可或缺。較之此前的《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協議》,中國在本輪氣候合作中不止態度更為積極,更是已經與美國、法國等國家一起承擔起了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責任。

  其原因有兩點: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現在已不再滿足於參與和受益,而是開始向全球公共產品提供者的角色轉變,比如,今年9月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在國內方面,中國正在力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是這一轉型的重要目標,同時,中國也將建立“美麗中國”確定為新時期發展目標。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轉型恰與國際氣候合作的目標一致。

  中法發表聯合聲明讓國際氣候合作又向前邁出了一步,但要促成各國達成一致還是任重道遠。有些國家仍不認同減排標准,比如希望加速發展制造業的印度,在減排資金落實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際之間應如何劃分權責等問題上也仍存在爭議。要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在經濟發展和氣候合作之間找到平衡點,進而拿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以往,氣候合作都是以國家間合作的方式進行的,今後也可以考慮將非政府組織納入到這一合作之中,這不僅可以擴大合作的範圍和基礎,還可能成為解決上述難題的突破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