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制造的“逆襲時刻” 告訴我們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5 00:14:52


 
  如果中國制造只為滿足某些領導的政績需求,只追求形式上的超越,而不注重品質上的精益求精,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很容易再次掉進“大躍進”的陷阱。

  成績值得肯定,問題仍需解決。擺在中國人面前的轉型之路已經很清晰,那就是堅守人的優勢,關注人的需求。

  如果梳理中國制造百年的轉型歷程,人們會發現這種轉型是有內在動力的,那就是中國人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從150年前算起,當時美國人之所雇傭華工修鐵路,就是看重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勤勞。正是因為中國工人的加入,使這條成就美國世界強國地位的大鐵路衝破種種險阻,比原計劃7年合攏通車。

  改革開放之後,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之所以能席卷全球,這背後靠仍是億萬中國工人的勤勞和智慧。現在,高鐵、核電、通訊設備正在取代襯衣、玩具變成中國新的出口增長點,這依靠的是龐大工程師群體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

  近年來,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漸漸消失,但是中國制造并沒因此衰落,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一直在強調人的轉型。大量的教育和科研投入、創業環境的改善,正讓流水綫上的農民工轉型為熟練技術工人、工程師以及充滿創新思維的創業者,再加上中國人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勤勞傳統,這才造就了中國制造從低端輸出到高端輸出巨大反轉。

  因此,在今天,中國人不但要思考如何造出技術與資金含量領先世界的產品,同時也要想想如何造出品質滿足民衆需要的產品,尤其是那些民生離不開的必需品,如嬰兒奶粉等。 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這些就是中國制造出現“逆襲時刻”時的一點思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