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中史老師袁梅芳 |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記者 黃博寧)袁梅芳是香港新界一間中學的中國歷史科老師。最近這4年,她做了一件不太平常的事情——帶著一群中學生陸續找到了13位在港台的二戰老兵,把他們的抗戰和人生經歷集結起來,出版了《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一書。第一版在今年3月推出後社會反響強烈,現已再版。
老兵口中的“袁老師”善良、有愛心,關心這班老人家,還出了書,這令他們想也未敢想過。其實,就連袁老師自己都沒有想到。
2009年,一部名為《發現少校》的紀錄片在央視熱播。主人公趙振英是原中國遠征軍新六軍14師40團少校營長。1945年9月9日,他擔任南京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會場警戒工作負責人,文革期間遭受迫害,1975年特赦。以上介紹雖無法展示少校的人生全貌,悲壯、傷感的味道也能隱隱嗅出。
經過攝製組3年多的拍攝,跨越大洋兩岸幾十位相關人士的採訪,屏幕上從英氣逼人、一心報國的年輕軍官,到中年不堪回首的迫害和入獄,再到暮年在亡妻遺像前的喃喃自語……紀錄片改變了趙振英的晚年,他獲得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而電視機前的袁老師也不能自已,邊看邊流淚。一個念頭在她腦中忽閃而過,還能不能找到類似的親歷者,尋回遺忘的歷史片段?
時間不等人,活著的老兵屈指可數且已是耄耋之年,袁老師深知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遊戲,必須加快完成。2011年起,她與學生一起兵分兩路:一路理順1942年至1945年遠征軍兩次入緬的脈絡,另一路尋訪老戰士,完成口述歷史工作。
一開始的目的只是記錄。誰想到10多歲的學生與8、90歲的老人互動時,“化學反應”發生了——老人熱情空前高漲,一談就是幾個鐘頭,學生聽得興致高昂,讚老人家“故仔講得好棒,都可以出書!”
可以嗎?整理錄音和資料的過程困難重重。
首先是人手不夠,雖然學生願意幫忙,但大多參加一兩次活動便再也找不到。袁老師算了算,參與過訪談的學生差不多有100名,真正算得上骨幹的20人。其次是資料收集困難,老戰士年事已高,礙於表達、記憶等原因,訪談少則2次,多則20次才能成稿。再次是整理難度高,老戰士所敘述的事件已經久遠,又涉及生僻的人名、地名,以及某些並無定論的事件,前期扒詞和後期校正都面臨嚴峻的考驗。
以初中生為主力的學生,功課之餘面對“明明是中文卻聽不懂”的錄音,大人好不容易收工再去整理“有時亂七八糟錯得離譜”的初稿,沮喪情緒可想而知。袁老師承認,4年中很多時候真的很累。
但可以放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