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中國經濟感到恐慌是錯誤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8 09:48:54


 
  8月11日,北京調整它對人民幣的定價方式,允許市場在匯率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市場要求貶值的壓力早就存在。在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對一籃子全球貨幣升值了近15%,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曾任美國財政部高官的特德•杜魯門說:“有鑒於此,人民幣貶值3%到4%也不會帶來多大不同。”

  3.經濟增長率或許并不像預期的那麼糟。

  牛津大學的克萊爾•豪沃思等經濟學家說,除了官方的工業生產統計數字外,有關汽車和手機銷售的數據也在抬高中國增長停滯的風險。

  拉迪說,但批評家的確忽視了中國增長模式發生變化這一事實。“服務業現在成為驅動增長的引擎。因此工業增長相當大幅度的減速雖是事實,但與10年前不同,這種情況現在并不意味著經濟即將墜崖。”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說,依據電力消費的情況,“我沒有看到任何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硬著陸的跡象”。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喬•霍基說,市場反應過度了,“我們對自己對中國經濟的了解充滿信心,我們認為從長遠看,增長機遇是巨大的”。

  4.與其說是退回到舊政策,不如說中國政府顯示出真正推進市場改革的跡象。

  北京的經濟決策者清楚,即便結構性調整在短期內會使增長略有放慢,但它們將會促進長期增長,并有助避免嚴重減速的發生。

  事實上,北京一直按承諾推進經濟改革計劃。例如,即使是在股市大幅調整期間,北京依然向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金融機構開放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中國經濟學家鄭新立說:“很顯然,目前突然出現的挑戰正是結構性政策缺陷的產物。進一步的改革和正確的政策調整必定會使經濟獲得強勁增長的潛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