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之間為何戰後70年仍存“死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0 09:58:03


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隆重舉行。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1945年8月15日中午,當日本的“一億衆庶”從收音機裡聽到那個前所未聞的聲音時,他們營養不良,精疲力竭,厭倦戰爭。

  德國《世界報》8月14日載文《“殺光、燒光、搶光”》,文章說,裕仁天皇此時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用他尖細的嗓音宣講了軍國主義自欺欺人的意識形態謊言。

日本天皇自欺欺人的謊言

  “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固非朕之本志。”裕仁天皇向臣民和戰勝國解釋說。因為“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所以他請求國民“耐所難耐”。不久後,這位天皇將宣布自己不是神,然後安然地坐在皇位上直到1989年去世。

  在裕仁天皇看來,太平洋戰爭是華盛頓和倫敦令人遺憾地誤會日本的結果。這種論斷即便不是瘋言瘋語,也有悖現實。但不管怎樣,日本複興亞洲的野心就此告終。自日本1937年7月7日襲擊中國起(如果不從1931年算起),美國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遇襲後參戰,占日軍總兵力近三分之一的至少200萬日軍和96萬日本平民為大和民族受命於天的妄想付出了生命。

  而在中國,在太平洋諸島,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為打擊日軍而犧牲的軍人至少是日軍死亡人數的兩倍,而且還有2500萬手無寸鐵的平民喪生,其中尤以中國人員損失最多。在日軍欠下了累累血債之後,裕仁天皇的這番話在幸存者聽來該是多麼的諷刺。

 一場充斥種族主義的戰爭

  這是一場充斥著種族主義的戰爭。神聖的“大和民族”自認為受命於天,要將亞洲的劣等民族從白人殖民主義者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日軍呼喊著“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的戰鬥口號,想要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香港和馬來半島分別“清除”荷蘭人、美國人和英國人。當時在日本人看來,中國和滿洲應給文化先進但人口稠密的日本提供資源和“生存空間”,最好是自願的。但讓日本人感到遺憾的是,中國并無此意。同樣,西方殖民列強也不願將自己的殖民地乖乖交給日本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