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樓市新政如何避免走入“舊常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9 08:44:12


 
  隨著樓市新政落地,輿論界又出現了諸如“房價會否重演2009年”之問。這種把調控與樓價簡單勾連的言論風向,恐怕是誤讀了政策初衷。

  中國房地產目前已經處於轉型期,認為政策足以逆轉趨勢的觀點,既不符合供求關系的現實,也有悖於市場化改革方向。當前樓市的這針“強心劑”,更多是為中長期的改革與轉型贏得時間,使房地產市場成為國家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但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往往會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上一輪調控也多少帶有這種陰影。本輪的“放開”,最重要的, 要避免房價泡沫的出現。因為,高房價,最終還是要老百姓買單,會傷害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因此, 要讓房地產業正常發揮“國民經濟重要行業”的角色作用,僅靠調控尚不足夠,未來還需要更多改革性措施形成合力。

  從構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調控機制看,未來應利用樓市趨向回暖的政策空間,盡快解開“土地財政”的症結,以此促進行業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今後一段時期,應在兩方面持續加碼改革。

  一是重構央地間財政關系。目前中央正在啓動新一輪財稅改革,預計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其中一項核心內容是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財權與事權關系。如何通過預算改革和稅制改革使施政轉向注重長效績效,值得改革設計者們再三思考。

  二是深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在“確權”等難點上小心論證、大膽突破,使未來供需雙方能直接進入市場交易,減少政府壟斷推高土地價格的動因。

  簡而言之,唯在制度上除舊布新,才能令中國房地產業成為可以長期澤備經濟民生的“雨露甘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