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一局部讓步的日本國內政治背景到底是什麼?7月中,日本時事通信社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跌至44.6%,創內閣成立以來新低。2012年以來,安倍內閣的主要政治支持一直有賴於經濟複蘇對策,即所謂安倍經濟學。過去一年,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積極的財政措施,日本經濟有了一定起色,安倍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支持。
但踏入今年4月,日本消費稅的上漲開始打擊景氣,各項數據顯示日本貿易出口數字疲軟,能源進口費用高踞不下,薪金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升,經濟開始出現不穩兆頭。6月底,安倍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在日本國內引起一定反彈。日本放送協會(NHK)公布的民調顯示,多達56%的受訪者不滿政府更改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安倍的冒進作風開始令內閣支持出現下滑。
打朝鮮牌挽民望遭美警告
本來,安倍意圖以對朝外交來提升內閣支持。7月1日,內閣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解釋後不久,安倍即宣布和朝鮮的談判出現重大進展,長期以來僵持的日本人質問題可望解決。2004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就是通過兩次訪朝,在內閣支持稍有不振時通過外交加強其國內支持。當時作為小泉貼身隨從的安倍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玄機。
人質問題是日本對朝外交的核心。安倍計算如果這次和朝鮮談判順利,閃電訪問平壤並把日本人質安然帶回國,內閣支持度將穩步回升。朝鮮近期不斷試射導彈,安倍反而大事化小,和2006年時的強硬處理截然不同,理由正在於此。
問題是,目前東北亞國際政治由美中兩強主導,朝鮮問題的本質是防止核武擴散。日本背著美國和朝鮮交好,美國容許嗎?果然,美國國務卿克裡7月7日在和日本外長岸田文雄的電話會談中警告東京不要擅自和朝鮮過分接近,並要求安倍不要打亂在朝鮮問題上美韓日的合作體制。安倍意圖通過突然訪朝來抬高內閣支持率的如意算盤遇阻。
管控釣魚島爭議成破冰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改善中日關系來支持國內政治,成為安倍另一個可行的政治選擇。高村向中方表示安倍未來不會參拜靖國神社,是希望以一定程度的讓步來實現日中首腦會談,進而以外交成績來拉高目前正在下滑的內閣支持率。7月19日,安倍在自家選區山口縣演講時再次提到中日關系,表示希望能夠在11月北京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期間和中國最高領導人會面。
現在餘下的問題在於,釣魚島的僵局如何處理?未來幾個月,尋求能令中日雙方都能接受的有關釣魚島問題的管控方案,將考驗兩國首腦的政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