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改革牽住“簡政放權”牛鼻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5 08:36:01


 
  從實踐效果看,加在市場身上的審批緊箍咒卸掉後,創辦公司便利了,有些項目不用蓋章了,項目審批提速了,憑實力拿下的項目不再飛走,無需再向經辦人員輸送好處……這些改變是市場和企業切身感受的,加上“數字控”總理列出的一項項數據,簡政放權成了大陸民眾眼裡“有感的改革成效”,進一步提升了本屆政府的執政威望,積蓄了社會的改革動能,激勵了民族的改革信心。

  但也要看到,簡政放權絕非易事。第一,凡事都講“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外界更關心,紙面上的權力清單能否真正落到實處。比如,有的地方,紙上寫著審批取消了,可腦子裡的審批沒取消,變著花樣進行干預、指導;無利可圖的放了,有利可圖的緊抓不放;阻力小的領域放權了,阻力大的領域,如土地出讓金收入、礦產權轉讓等,卻啃起來困難。政府的這場自我革命能否徹底?萬眾矚目本屆政府的施政第二年。

  第二,要防止走極端,政府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一放了之、放任自流,乃至推諉責任。有著法學與經濟學背景的李克強,提出了“放管結合”的思路,這也正是市場經濟更成熟的西方國家的理念。政府該“管”的是,搭建制度、完善規則、規範市場准入標準、建立征信評價體系以及做好監管。這種具有法治精神和服務精神的“管”,大陸地方政府要熟稔起來,還需要時間。

  從終極效果看,政府親和了,官員勤廉了,市場自由了,企業鬆綁了,競爭公平了,中國離簡政放權的“美麗新世界”越來越近,而這也正是大國總理實踐自己“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執政理念的改革大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