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中國經濟降速拉開改革大幕 美媒稱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2 00:45:42


習近平能否恪守改革承諾,切實推動經濟改革?(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22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本週一(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3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3年國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指出去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7.7%,較2012年而言速度更為緩和,整體形勢穩中向好。對此,美國《時代》雜誌網站發表署名邁克爾•斯庫曼(Michael Schuman)文章指出,雖然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所減慢,但對於中國與世界來說,更為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更以消費為導向的市場不僅會讓中國,也會讓世界受益匪淺。全文編譯如下:

  在這個世界上,鮮有同中國經濟增長率那樣,會被從紐約到東京的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與商人們仔細審視的統計數據了。畢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發生的一切都會影響到全球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從鐵礦石到汽車再到普拉達的包,而且許多公司(從通用汽車到星巴克咖啡)也都在仰仗中國在將來能夠為它們產出越來越多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國家統計局在週一發佈的《2013年國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這樣一份乏善可陳的經濟報告會對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打擊了。2013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7.7%,差不多與2012年(7.8%)持平。在西方看來,在今天,GDP能夠增長2%都可以被視作是一種成就了,所以中國的數據或許依然能夠令人敬畏或者嫉妒。但是,考慮到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每年GDP的增長速度通常都會超過10%,所以最近幾年的增長速度可以說是自1990年代以來最為緩慢的。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件壞事。在大蕭條時期,中國穩固的經濟增長有助於阻止全球經濟跌入一個甚至更具毀滅性的的衰退之中。

  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歡迎一個經濟發展更為緩慢的中國。之前,中國的經濟正變得像一輛分崩離析的火車,嘎吱嘎吱地駛向不遠處還未完工的橋樑。高築的債台已經累積到了一個危險的水平,工業在過剩的生產力中也負擔沉重,因而財務部門一直以來都要承當起更大的風險。中國的經濟增長是靠大量的投資帶動起來的,例如投資建設工廠、公路與建築。但這一增長模式已經失去了動力與勢頭,想要創造出令人瞠目的經濟增長率也只能通過越來越多的資金注入來實現。人們心中也越發恐懼,害怕中國也會遭受一場像2008年重創華爾街那樣的金融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