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製造商遷出中國 日子並不好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9:16:41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可動搖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美國《商業周刊》1月9日載文《部分製造商離開中國,但發現其他國家成本也在上漲》,摘要如下:

  近年來,中國南方的勞工成本上漲已迫使部分製造商遷到別國建廠,以尋求更廉價的勞動力,包括孟加拉國、印尼、越南和柬埔寨等。然而,這種遷移並不容易,也未必能長期節省成本。

  “很容易低估把製造業遷出(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創始人雷小山表示,全亞洲的工人都開始要求權益,想要更高工資和更好工作環境,“在極短時間內,這些國家的生產成本就將上升至兩三倍。”

  “亞洲最低工資聯盟”協調員阿南尼亞·巴塔查吉表示,正如中國工人隨著國家經濟增長而經歷提高生活標準和期望值那樣,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工人也開始抱有更高要求,“這正成為地區趨勢”。上周,柬埔寨軍警向要求提高最低工資而罷工的服裝工人開槍。就在該國工人為未來迷茫之際,工廠主們也在考慮,抗議活動對該國服裝業的影響、勞工成本是否迅速上漲、柬是否是做生意的穩定國度等。

  在工廠雲集的中國深圳,今年約300美元的最低工資已是2008年的兩倍多。但對離開中國的製造商們而言,柬埔寨絕非是唯一的挑戰。去年10月,10萬多名印尼工人為提高工資而罷工,很多工廠被迫關閉或停產;泰國去年的洪災凸顯政府未對迅速解決基礎設施難題做好準備…… 

  與在華經營相比,在越南和斯里蘭卡等地的製造商們,抱怨那裡工人更低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出錯率。結果是,“從中國轉移走而節省出的成本,根本無法保持。” 

  龍洲經訊分析師湯姆·米勒說,“中國出口的通貨緊縮曾為西方消費者帶來更低價格”,但隨著製造商們在尋求替代者的過程中發現大量潛在風險,這種時代正在終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