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時起,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已達到10%,有五億人得以擺脫貧困。有意思的是,作為執行鄧小平提出的現代化方案的第一步,中國首先把重點放在了農業上。儘管比印度的推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產量的“綠色革命”落後十年,但中國通過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業解放出來,還對發展科研技術進行了投資,實現了三倍於印度的產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際上是增長紅利私人化的委婉說法。接下來,中國開始對外資開放,引進技術,提高技能,從而著重打造製造業的競爭力。的確,它通過出口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更重要的是,它沿著價值鏈向上實現了質的飛躍。舉例而言,對於武器進口國而言,中國已躋身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國的行列。
沒有什麼能夠比中國發生的變化更能說明問題。1978年,中國人均收入約為210美元,而印度的人均收入約為190美元。2012年,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GDP達到8.5萬億美元,人均收入約為6000美元,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鄧小平說得好,“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雖然中國名為“社會主義國家”,但他設法令中國對致富的追求和中國人渴望致富的想法變得正當。哈佛大學教授、傳記作品《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認為在20世紀沒有其他任何領袖為改善更多人的生活而做出了更多的努力。這並不令人吃驚。
印度沒資格嘲笑中國
中國發生的變化經常受到那些指責該國“缺乏”政治自由的批評人士,尤其是印度政客的嘲笑。在中國,個人自由的確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但中國在每項人類發展指標上的表現都超過印度同樣也是事實。一個像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在從營養不良狀況、國民讀寫能力到國民平均接受教育時間等所有人類發展指標方面都落後於中國的情況又說明了什麼呢?
人們經常認為在“獨裁國家”做出決策比在民主國家更加簡單。這種說法十分誘人。然而,到底是輕鬆易行還是面臨風險都是相對於具體情況而言的。中國沒有出現分裂反而繁榮發展的事實對鄧小平以及後來的領導人都是一種證明。更為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帶來了政治穩定,也保持了國家實力。這是印度政界人士正努力試圖理解的一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