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數據證明中國懷疑論者錯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1 09:43:41  


 
  9月份官方PMI報告中的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上升0.5,至50.7,表明發達國家溫和復甦帶來了更多的外部需求,給中國低迷的製造業提供了支撐。

  不過,中國商品進口需求不斷擴大的新興市場正在放緩,這意味著中國出口業還不能高枕無憂。同樣令出口行業承壓的還有人民幣升值因素,這使得中國商品在海外市場上變得更加昂貴。

  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對於中國的外部需求來說,雖然發達經濟體的復甦是個好消息,但新興市場增速的不確定性以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迅速上升都將會抵消有利影響的提振作用。

  經濟學家對中國9月份出口額的預期中值為同比增長5.5%。中國8月份出口額增長了7.2%。

  今年頭幾個月的信貸擴張在今年夏季對中國經濟起到了新的提振作用,因為企業支出了在今年早些時候舉借的資金。但政府在夏季有意收緊流動性,主要是擔心國內金融系統不良貸款增加,進而可能抑制經濟增長。

  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期中值:中國9月份新增銀行貸款可能從8月份的人民幣7,113億元降至人民幣6,750億元(約合1,100億美元)。

  社會融資總量可能也會放緩。中國8月份的社會融資總量增至人民幣1.57萬億元。

  花旗集團(Shuang Ding)經濟學家丁爽稱,最近幾個月,中國監管部門總體上對表外業務的監管更加嚴格,事實可能會證明8月份社會融資總量的反彈只是暫時現象。

  分析師們感到欣慰的是,第三季度末得以平穩度過,沒有再出現夏季時那種引發市場動蕩的流動性緊張局面。9月末,中國央行向各銀行提供了人民幣800億元的短期貸款。當月7天期回購利率基本上在3.5%至4%的範圍內波動,較今年年初高出不多,從而暗示銀行業在需要時可以不太困難地獲得現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