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理解中國經濟現狀不能只看GDP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0 10:48:13  


 
  現任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07年曾表示,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而他自己依據的是其他三個衡量指標,即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額。不久之後,這種觀點成為了中國經濟數據的替代衡量標準。儘管不盡完善,有專家稱用電量並不總能可靠地跟蹤經濟增長,但這個“指數”至少依據的是不受政治操縱的數據。

  儘管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的手頭現在有了更為準確和有效的數據,但一個仍然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全國性數據究竟有多大用處。就像米勒所說的,“中國不是一個簡單的中國,它是由一大堆小 中國 組成的”。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碎片化的國家,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多樣性,要想在不考慮對於各組成部分的影響的情況下得出有關中國經濟的總體結論是很難的。

  依據這樣的認識,米勒的《中國褐皮書》把目光瞄准相關的部門、地區和產業,目的是形成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真正動因的更為準確的印象。

  在今後五年裡的某個時刻,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一事件將會吸引新聞記者和政客們的很多關注和筆墨。但是對於任何希望了解中國未來的人來說,這個數字將是毫無用處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