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直以一種不偏不倚的方式與敘利亞所有相關各方進行合作,希望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接待“全國對話聯盟”的來訪正是中國的一項舉措。還有一個反對派組織曾在2012年2月訪問過北京。
另一方面,雖說中國往往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與俄羅斯協調立場,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聽從俄羅斯的領導。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個差異巨大的大國,國家利益各不相同。雖然表面上關係密切,但中俄兩國依然對彼此懷有戒心。雖然中國和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舉行過多輪聯合軍事演習,但雙方對上合組織的期待並不相同,而且彼此間圍繞上合組織內部領導權同樣存在著競爭。俄羅斯對於中國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深感憂慮。
那麼,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沉默態度呢?中國外交政策就像中國社會一樣,正在經歷轉型。鄧小平關於“韜光養晦”的忠告仍然主導著中國的戰略考量,只不過這一思想正在受到許多人的質疑,因為這些人認為中國應當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國內針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所進行的辯論沒有得出結論。
雖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中國從本質上講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發揮領導作用的期待與中國的自身意願和能力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在差距縮小以後,中國才會願意在國際事務中擔負起更多責任。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中國將繼續甘居美國身邊的次席。(作者系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副教授朱志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