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上海張華浜集裝箱碼頭俯瞰。 |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德國《商報》9月13日載文《硬著陸並未出現》,摘要如下:
在過去20年裡,中國經濟飛速增長,有時年增長率高達兩位數。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2012年經濟增長7.7%,為1999年來的最低增幅。人們因此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終結了嗎?
不是這樣的,有關“中國硬著陸”的說法言過其實。
中國在過去半年裡仍然是經濟發展的推動者。人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個有13億人口和數千年歷史的國家不總是能用西方的標準來解釋。想要相互理解,就應該對話,而不僅僅是談論對方。
談及中國的“危機”時,人們往往會提出如下因素:國家壓低人民幣幣值過久,同時又提供了太多貨幣;而這又導致投資不當,工業產能過剩和房地產過熱。根據這種“危機論”,中國不再能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因為西方顧客的需求減少了;此外,還有老齡化帶來的人口結構挑戰、環境破壞、貪污腐敗和民主方面的不足。
關鍵問題是:中國的市場能否發展出足夠強大的力量來增強競爭並長期維持經濟穩定增長?國企和銀行業究竟有沒有能力在更自由的競爭環境中存活下去,能不能承受更高的利率水平?中國能否成功從國家投資政策推動的經濟增長過渡到由服務業和私人消費支撐的經濟增長?
人們在考慮這些問題時,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中國在過去20年裡實現了怎樣的飛躍,以何等規模改善了數億人的生活條件。這個國家正處在步入下一發展階段的過渡期。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比從前減緩,但這不單有中國自己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於歐洲的需求減弱。
此外,經濟增長放緩絕對也是有意為之。中國的新政府由此表明了推進經濟改革的意願;人們在反思過去那種咄咄逼人的經濟增長方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