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光大錯帳事件給台證券產業啟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0 11:37:17  


  中評社台北8月20日電/中國光大銀行因為衍生性交易錯帳,導致大陸股市暴漲暴跌,引發大陸證券史上最大的錯帳交易糾紛。對此大陸媒體大量報道“台灣團隊導致嚴重烏龍事件”,主要是因為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使用“台灣團隊”開發的投資模型進行測試,該測試忽視了環境為實際的線上交易,並且將買入3千萬股,誤為3千萬手(一手為100股),導致在現貨市場交易量放大100倍的烏龍事件。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大陸媒體雖然通用“台灣團隊”來描述此一錯帳事件,實際上所謂的“台灣團隊”,與台灣的證券公司並沒有任何的關聯。事件的主角,只是已經被購併的寶來證券衍生商品部門的幾位交易員;導致錯帳的交易模型,也只是相對簡單的ETF套利交易模型。不論以交易團隊的經驗與位階,或者交易模型的複雜度來說,這次光大證券的“台灣團隊”,頂多只能稱為曾經在台灣證券公司上過班的二軍、甚至三軍。 

  此次光大證券的錯帳事件凸顯了一個事實,台灣多年來累積的衍生性商品交易技術,在大陸證券市場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空間。上海與深圳的證券市場成交量雖然是台灣的十倍,但仍然處於“政策市”、“莊家市”的原始階段。所謂的成長型股票剛剛在創業板萌芽,而提供穩健股息的價值型投資則在一年以前,剛由前任大陸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倡導。 

  台灣證券市場可以說是大陸具體而微的先行部隊。所有重要的投資模型、短中長期的投資操作,乃至股市大漲與崩盤的經驗,台灣都已經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相對於滬深股市具有先行者優勢。 

  如果台灣的二、三軍都能打入大陸證券體系,成為大陸主要證券公司發展新業務的團隊,那麼台灣的“一軍”、正規的大型證券公司與大陸券商的合作,其潛力應該就更具想像空間了。更重要的是,台灣證券公司的主力部隊,多年來已經發展出極為嚴謹的操作模式,絕對不可能出現光大證券所遇到的“股”變“手”這種離譜的錯誤。如果能夠建立起“一軍對一軍”的合作模式,對於兩岸證券產業的發展,必將帶來令人期待的雙贏效益。 

  兩岸證券合作的阻礙,就在政府將證券市場的合作,賦予過度的政治包袱,過度擔憂證券公司的合作會導致台灣資金流往大陸,卻忽視了台灣累積多年的證券專業,可能在大陸證券市場產生數十倍、甚至百倍的效益。從馬英九2008年勝選至今,五年的時間內政府推動兩岸直航等開放措施,卻一直對證券產業的交流採取保守、低順位的政策態度。即使是今年1月29日兩岸“金證會”,釋出台灣券商可以在大陸申請設立股權超過51%的合資全照證券公司,至今已經超過半年,證期局仍然緊抱保守的政策,未曾積極協助券商推動大陸事業,台灣龍頭券商仍在摸底、籌備、研究,只能自謀生路的階段。 

  相對於政府保守的態度,敏感的證券業者當然對於潛在的商機懷有更高的期待。今年元月大陸金證會宣布開放上海、福建、深圳三張合資全照券商執照之後,台灣龍頭券商包括元大寶來、凱基、富邦、永豐等,均已展開積極籌設的工作。另外,元富、金鼎、統一、兆豐、華南永昌等已努力尋找合作夥伴。台灣券商前進大陸的企圖心,顯然不是大陸宣布三個試點可以滿足的。 

  大陸的證券市場看似競爭劇烈,而且經紀業務存有一人只能開立一戶的限制,台灣的證券公司在前進大陸的規劃中,也充斥著保守、遲疑的情緒,但是光大證券錯帳的事件,給了我們非常正面的訊息,台灣券商在大陸的發展潛力,絕對不亞於九○年代的電子代工,也絕對不亞於近年最熱門的餐飲服務業。台灣證券公司在自營、衍生性商品操作的專業,面對深滬股市每天超過新台幣8千億元的交易量,存在極大發揮空間。 

  台灣“金管會”、證期局以及證券、期貨交易所的主管們,應該從光大證券錯帳事件得到啟發,更加積極地協助台灣的“證券一軍”早日完成大陸設點的工作。面對新加坡、香港乃至歐美券商強烈的企圖心,享有文化背景相同與地利之便的台灣證券公司,目前領先的幅度其實並不顯著。如果我們的證期局能夠以更高的視野,協助台灣證券業者在大陸取得明顯的領先地位,在自營、衍生性商品操作方面搶到先行者優勢,則台灣證券產業必能在大陸找到倍數成長的商機,不只可以顯著提升台灣證券公司的股東權益,創造高收入的工作機會,對於台灣政治談判籌碼、國力的增強,必然將有難以估算的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