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中國年輕一代有夢想 卻難實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8 09:35:18  


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按照中國領導人展望的“中國夢”,每個中國人都應追尋夢想,這樣就能對國家建設作出貢獻從而實現中國復興。在最近對廣東居民進行的調查中,大多數受訪者的“夢想”相當簡單:一份好工作和一套像樣的房子。然而對年輕一代而言,這種基本的願望正變得遙不可及。

  據相關《南華早報》文章,如今,年輕人大多更講究實際而非理想。最受畢業生青睞的工作是公務員,收入高、福利好且工作有保障。這份工作的吸引力是個人利益,而非任何為公眾服務的崇高理念。

  前幾代中國人並不是這樣。他們中的許多人曾懷有夢想,希望中國變得更好。新中國成立前的半個多世紀內,理想主義多次風起雲湧。20世紀初,中國年輕人踴躍投身改革和革命。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他們將科學和民主奉為中國強國的基礎。建國之初,為參與建設新中國,許多精英放棄了海外更好的經濟前景。

  如今,中國比以往擁有更多人才。在全世界最頂尖大學接受教育或執教的大有人在。但其中許多人選擇留在國外。中國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正在其他國家追尋夢想。中國該如何為自己的才俊提供實現夢想的環境?可以從以下3方面著手。

  第一,進行教育改革。相當於好工作入場券的中國名牌大學招生極不公平;儘管京滬的某些中學達到世界水準,但農村中學教學質量卻較差。農村教育需要大幅改善。政府應為有意從事農村教學的畢業生提供堅實的經濟激勵,如津貼和為他們今後申請公務員加分等。

  第二,富有成效的私營領域增長。中國需要新的增長引擎,而私營領域是創造就業的引擎。從長期看,為使資金得到更有效分配,重要的金融領域也需改革,使資金從浪費的地方政府項目流向能創造就業的生產力強的私企。

  第三,能夠買得起的住房。大城市房價太高,需要政府強力干涉,不僅為窮人,也要為剛畢業的學生著想。深圳是為技術人才開發保障性住房的先驅。其他城市也應為年輕專業人才採取類似措施。

  敦促民眾積極行動的同時,政府也必須採取相應措施使“中國夢”成為可能。實現“中國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正如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