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出爐的2012年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519322億元,增速雖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明顯快於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並且終結了七個季度增速連續回落的格局。
新華社今天發表“經濟觀察”文章指出,新近出爐的進口、信貸以及PMI等前瞻性經濟數據表明:在經歷了兩年的增速下滑後,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下行區間,回升態勢已經確立。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均超過25%,其中,剔除春節因素後,進口增速達到了8.1%。進口的強勁增長被經濟學家解讀為企業新一輪補庫存的開始。“這反映出國內投資需求和建設活動的復甦,顯示出企業對未來施工旺季的積極預期。”瑞銀證券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作為經濟又一先行指標的貸款和貨幣增速也於近期有明顯改觀:1月份全國新增貸款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期狹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也大幅反彈至15%以上。前者創出3年來新高,後者創出25個月新高,表明企業經營活躍度明顯轉好。
作為經濟活力的風向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0%的榮枯分界線以上。其中,1月份新訂單指數上升0.4個百分點達51.6%,站至半年來最高點,中國經濟已實現平穩開局。
一方面是告別連續兩年增速下行格局,另一方面,結構調整也出現了優化跡象,增長質量初步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
首先是二、三產業間比例關係的進一步改善。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報顯示,去年中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5.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6%。二者相差0.7個百分點,較2011年大幅收窄了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有望於今年取代第二產業,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
其次是國際收支失衡狀況的改善。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報告稱,截至去年底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值降至2.6%,該數據創出八年來最低水平。此前,在2005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一舉躍過4%標準線,達5.9%,並在2007年一度升至10%以上。
此外,中國經濟越來越依靠內需實現增長,消費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消費實際增速為12%,比2011年多出0.4個百分點,消費成為三駕馬車中唯一加速的動力。“去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8%,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4%,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指出。
數據還顯示,去年中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同比增速實現了高於東部地區的增長。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認為,中西部和東北部經濟增速全面超過東部地區,這是中國區域發展進程中一個重大的歷史性變化,標誌著長期以來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營改增”試點繼續擴大、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步伐、房產稅試點範圍擴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向前推進……一系列經濟領域的改革舉措接踵而至,中國經濟正在步入新一輪改革周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看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所展現出來的新思路和新舉措,特別是關於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心十分堅定,這將推動中國經濟迎來改革的新一輪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