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習近平探訪後 河北阜平注資3億扶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1 09:06:53  


除夕傍晚,駱駝灣村民王宗兵一家的全家福。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元旦前夕,革命老區阜平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探訪貧困的第一站。頂著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多年的阜平迎來了脫貧新機遇。河北各方及相關扶貧機構提供年均3億元的扶貧資金,這一數字是阜平過去20年全部扶貧資金總和的1.5倍。

  據新京報報道,阜平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運動”。但以往扶貧面臨的困境依然存在:政府制定項目,農戶被動接受。項目水土不服後導致返貧。簡單輸血之後,後續支持缺失。這一次,外界不同尋常的關注和大量資金注入帶給阜平脫貧怎樣的契機?

  前言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習近平對駱駝灣村村民說的這句話,溫暖沉著。面對黃土般的貧困,需要信心去改變。

  在標誌一年開始的元旦和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選擇了河北與甘肅的貧困縣,分別屬於燕山-太行山和六盤山區連片特困地區,探訪“真正的貧困”。

  貧困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正如習近平所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新年前夕,到武陵山連片特困區調研的李克強副總理也強調,脫貧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難點。

  中國仍然有1億多人生活在2300元的貧困線之下。大多集中在14個連片貧困帶-新時期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猶如木桶的短板效應,他們如果無法分享中國飛速發展的成果,將會出現無法填補的缺口。關注貧困地區,其實是關注中國內部的後發力量。

  在深入扶貧的攻堅階段,我們選擇樣本探究中國扶貧政策遭遇的難題和需要修正的路徑。

  阜平樣本,展示一個貧困縣經歷了怎樣的扶貧之路,突然機遇降臨,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以前脫貧遭遇的怪圈。

  溫總理去過三次的村莊,資金如水湧入,如何才能把大量的輸血變成內部的生長肌理?

  作為國家優惠政策的承載者,貧困縣這頂帽子為何會成為爭搶的資源。專題用丟帽子和戴帽子的故事,來闡述一種尷尬的境地。

  專題還將展現扶貧未來趨勢。扶貧與城鎮化交織越來越細密。在十八大報告中,城鎮化被著重提出。城鎮化將成為破解脫貧難題的重要路徑。我們用異地安置的城鎮化和農民打工者的城鎮化案例來展現這一點。

  春節前,阜平縣顧家台村村主任顧文興收到了一條短信。“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進軍”。

  新年前後,阜平縣向全縣21萬人發送了近百條這樣的勵志短信。例如,“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