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克里推動美中交往可期不可奢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31 09:50:32  


1月29日,美國聯邦參議院批准參議員約翰·克裡出任國務卿。
  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美國《僑報》1月30日載文《克里推動美中交往可期不可奢望》,摘要如下:

  美國參議院29日以壓倒性票數,確認現任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克里出任美國下屆國務卿,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將在2月1日正式卸任。自奧巴馬提名克里為新國務卿以來,美國華人普遍慶幸“找對了人”,中國輿論也熱望“得友”。克里向來對華務實溫和,講究歷史觀,頗具戰略眼光,深諳美中建交以來雙邊關係複雜演變,確實可期,但不宜不切實際奢望。

  克里推動中美交往正能量之可期,主要有四方面因素。

  首先,從政經驗豐富,政見亮點不少。克里早年參加過越戰,直指對越作戰的美國是“戰爭罪犯”;近年鮮明反對“先發制人”策略,直斥發動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在錯誤時間發動的錯誤戰爭”。顯見他一貫不贊成隨意對外進行軍事干預。如今候任國務卿之際,他依然認為,目前加大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沒有必要,美國應“體諒”中國對美國增兵亞太做出的反應。

  第二,美中關係關鍵時刻,有不少“友華”歷史記錄。他支持把對華最惠國待遇與人權脫鈎,贊成中國加入WTO,支持與中國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不支持台灣獨立,強調如果台灣受攻擊,美國沒有義務給予防衛,還反對增加對台軍售,2000年對“中國出售武器即實行貿易制裁”提案給予否決。2004年參選總統,克里就中國問題政策表態,堅持“一個中國”,競選綱領中未提及“台灣關係法”,是美國歷次大選中“中國話題”不顯眼的一次。

  第三,著眼利益價值平衡,排除意識形態制約。這可以視為其外交尤其對華指導思想一個綱領。2012年9月5日《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表的《克里撰文展望美國未來外交》斷言,奧巴馬外交政策終結了小布什時代“靠意識形態驅動”局面,而力圖實現利益與價值觀的平衡。其實奧巴馬時有反覆,希拉里更時被意識形態驅動。而克里則更著重“美國應該考慮好兩國的國家利益,尋求雙方的共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